第九個月的動作發展
表格綜覽區
語 言 |
動 作 |
||||||||||||||||||||||||||||
主 動 |
大 動 作 |
||||||||||||||||||||||||||||
|
|
||||||||||||||||||||||||||||
被動 |
坐 |
||||||||||||||||||||||||||||
|
|
||||||||||||||||||||||||||||
精細動作 |
|||||||||||||||||||||||||||||
|
動作圖解說明區
對九個月大的嬰兒而言,坐姿勢是一種俱功能性的姿勢,而環坐是最喜歡使用的動作之一.嬰兒軀幹控制能力的增加,讓手臂得以由姿勢系統中釋放出來,並讓嬰兒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肩部與前臂動作 |
|
長坐時,嬰兒的腳在髖關節處外展與膝關節處外轉,骨盆是垂直或是輕微的向前傾,嬰兒可以在不失去軀幹控制的情況下屈曲和外展肩部 |
|
側坐是一個新的姿勢,此姿勢會出現在軀幹轉動且當臉背向側的腳不需要用來穩固骨盆時,此姿勢提供了一個寬廣而穩定的支持基礎 |
|
由側坐的姿勢,九個月大的嬰兒可以經由轉動軀幹與骨盆越過大腿骨而轉成四足姿勢 |
|
在長坐時,嬰兒可以移動伸展的軀幹與骨盆至髖關節的前方,此一動作會牽引膕肌(hamsstrings)並屈曲膝關節 |
|
嬰兒在坐姿時會主動的將骨盆前傾,如此會伸展軀幹與拉扯膕肌(hamsstrings) |
|
在軀幹屈曲時骨盆後傾對嬰兒來說是一種新的活動,此一動作通常出現在嬰兒向下看玩具時 |
|
在長坐時,嬰兒可以轉動軀幹和骨盆越過臉面向側的髖關節 |
|
嬰兒在手伸向前抓握時會主動的使用下肢屈曲、外展與外轉的動作來重新定位,此時嬰兒喜歡小型的物體 |
|
九個月大的嬰兒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新的坐姿,及W坐姿,通常是由四足姿勢而來,雖然這是一種正常的姿勢,但此一姿勢並不適於髖部與膝部的發展,嬰兒在此一姿勢下握住兩種物體並體驗物體的重量 |
|
在W坐姿下,軀幹的轉動結合了上半身的轉動與肋骨框架越過骨盆的動作,但這並不包括骨盆越過大腿骨的轉動,這個動作可能會導致肋骨與骨盆的過度移動,而且會增加髖部外翻的程度 |
|
嬰兒可以藉由控制股四頭肌和髖屈曲肌從W坐姿轉換成跪姿,雖然軀幹是提高的,但是髖部是屈曲的 |
|
九個月大的嬰兒可以輕鬆的藉著對稱性的將軀幹向前屈曲成拱形越過屈曲的腳由坐姿轉換成四足姿勢,非承重的腳仍然呈現屈曲、外展與外翻 |
|
嬰兒使用四足姿勢與爬行來獲得玩具與探索環境,在四足的姿勢下,嬰兒可以經由相反的動作程序回到坐姿,身體的重量會轉向左側,而左腳會向外轉且腳跟會蹲伏在軀幹下方 |
|
強烈外轉的承重髖部可以幫助將身體拉回成坐姿,而軀幹仍然是對稱性的伸展狀態.非承重的腳仍然是屈曲的、外展的和外翻的,嬰兒可以在進行轉換動作的時候仍然緊握住手中的玩具 |
|
九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在跪姿下進行遊戲,使用四足的姿勢來伸展膝關節與提高軀幹的高度.髖關節伸展肌與屈曲肌共同作用來穩定骨盆,在骨盆前傾與踝關節背屈下顯示出一固定的姿勢 |
|
九個月大的嬰兒也可以在半跪的姿勢下進行遊戲,要處於此一姿勢,嬰兒必須要可以再重量轉移至身體外側時控制好軀幹和髖關節,由於不對稱的重量承重,半跪姿會比跪姿來的困難,需要發展出更多的髖部控制能力 |
|
攀爬樓梯會以外側重量轉移、承重側的拉長(右側)與非承重側(左側)的髖部屈曲、外展、外翻等身體外側的翻正反應來啟動,如此可以允許嬰兒將腳上抬至階梯上 |
|
在持續攀爬的過程中,嬰兒將重量轉移至身體縮短側,接著拉長此側(左側),而另一側則屈曲,作為外側翻正反應的一部份,並且腳向前舉而形成半跪姿 |
|
然後嬰兒將重量轉移至屈曲的腳(右側),如此可以促進膝關節的伸展,以及此側身體的伸展,非承重側的腳則由屈曲轉成站姿或持續的向前攀爬 |
|
嬰兒努力的將身體向下降的動作通常藉由骨盆後傾的重量轉移,如同坐下動作,旦如此可能會導致向後側跌 |
|
嬰兒會使用如同攀爬階梯的技巧來是著爬上椅子,重量會先轉換至身體左側的外側,以允許右腳向上抬至椅子上 |
|
已學會的攀爬階梯技巧讓嬰兒可以以跪姿出現在椅子上 |
|
也可能以半跪的姿勢出現在椅子上 |
|
最後,攀爬的技巧更能讓嬰兒得以站立至椅子上,而不只是坐著 |
|
要離開椅子,嬰兒必須藉由轉動骨盆與軀幹越過屈曲的腿來修改之前的半跪順序,髖關節的外展動作是必須的 |
|
九個月大的嬰兒可以在站立時將重量放置在雙腳上,然而,嬰兒仍會藉由雙手扶住家俱的幫助來維持平衡 |
|
當九個月大的嬰兒伸手拿取地板上的玩具時,會明顯的在髖關節處將重量向後側轉移 |
|
九個月大的嬰兒持續的練習轉動的動作,軀幹與骨盆的轉動越過臉部面對的下肢,引起此下肢的外轉與腳底的內翻,重量會轉移至腳底的外緣,然後後側的腳會伸展與內轉 |
|
在漫步時,上肢的支持仍然是重要的.髖部的外展是跟隨著較少的髖關節外展與較大的髖關節伸展來完成 |
|
藉由髖關節的內縮與外展的動作可以平順的進行外側的重量轉移,一旦膝關節伸展,重量就會藉由髖外展肌轉移至外展的下肢(左腳)上,髖外展肌可以控制重量的轉移 |
|
增加寬關節的控制可以讓嬰兒在只有單一下肢的承重下讓腳與軀幹的身體排列拉近,如此可以讓嬰兒將身體的重量轉移至外側然後轉動身體接近至未承重的下肢,左腳作為踏在地板上的下肢,而右腳作為向前進方向移動的下肢 |
|
在漫步的下一步驟,嬰兒將重量轉換至前方的下肢,並且更向目標物的方向接近,嬰兒的髖關節外轉肌必須固定前方下肢的髖關節作外轉的姿勢.髖關節外轉的活動度增加允許在後側非承重的下肢得以伸展和向內轉 |
|
嬰兒的轉動動作將嬰兒由原本側邊漫步的動作型態轉成向前方步行的動作型態,當嬰兒更能控制骨盆轉動越過大腿骨的動作時,嬰兒的腿部就會顯現出更多的分離能力 |
|
九個月大的嬰兒 在外力支持下走路,仍然會持續的固定上軀幹並強力的內縮肩胛骨.在往前踏步與踏在地板上的步態,髖關節都是維持在外展與外轉.髖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會同時的移動,當左側是屈曲的,則右側就是伸展的 |
|
肩胛的內縮促進脊椎的伸展及骨盆的前傾,髖關節位於肩部的下方(因為腰椎伸展與骨盆前傾,而不是髖關節外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