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病問題

        ADHD兒童經常會出現的共病(同時產生/伴隨)的疾病(診斷),主要可能包括:


一、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

        ADHD學童常有學習困難的經驗, Mayes 和 Calhoun(2006)指出 71% ADHD學童會有學習障礙,而 26% 的 ADHD 學童會有數學學習障礙,其課堂學習的行為反應會影響其學習成就,他們也有可能無法理解教師的教學語言。其他相關研究指出 25%至40%的ADHD兒童,至少會伴隨一種學習障礙,例如:閱讀、書寫或數學學習障礙(Carroll & Ponterotto,1998;Jackson & Farrugia,1997)。

        Zentall(1993)表示約有9%的ADHD學生被發現有閱讀低成就,而比較詞彙和閱讀理解,ADHD學生於詞彙的落後現象較閱讀理解輕微。原因可能為閱讀理解需要注意力的持續,而詞彙與注意力維持較無關,因而ADHD學生在閱讀理解的困難較明顯(引自洪儷瑜,1998)。洪儷瑜、張郁雯、丘彥南與蔡明富(2001)以讀、寫、算技巧評估ADHD兒童的能力,發現約有3~38%的ADHD兒童,出現閱讀理解或是數學計算的學習障礙。Samuelsson、 Lundberg 與Herkner(2004)評量ADHD 與閱讀障礙男性成人的聲韻覺識以及閱讀技巧差異,發現兩者在字的解碼及聲韻覺識得分上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在閱讀理解上產生明顯的不同,ADHD 成人的閱讀理解,顯著低於閱讀障礙成人的得分。

        ADHD 學生的計畫問題已經廣泛的在相關文獻中出現,因此這些學生在書寫表達上有困難的可能性極高(Re et al., 2007)。是以Mayes等人(2000)於研究中即指出,有高達65.1%的ADHD學生在書寫表達上有顯著的學習困難,比例是閱讀理解、數學運算、拼音等其他向度的兩倍。Re與Cornoldi(2010)檢視於寫信活動中ADHD學生與對照組學生的書寫表現,發現:(1)一般兒童與ADHD兒童,在書寫性表達的相關知識因素,於測驗結果上沒有顯著的差異;(2)於提供指導以支持書寫任務的狀況下,ADHD兒童的文章依然品質較差。而ADHD兒童的書寫表達特徵則為貧乏的結構、字彙、文法、長度及正確率。De La Paz(2001)在中學生說明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中,檢視參與者中兩名ADHD學生的寫作特徵,發現ADHD學生寫的文章長度較短、品質較差,且時常重複基本的文章元素。

二、對立違抗性障礙(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有對立性反抗疾患(ODD)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症狀,特別容易對權威形象者產生違拗、反抗、不服從以及敵視的行為;具有侵犯他人與蓄意激怒或擾惱他人之特質。ODD症狀產生的原因仍不明,但通常問題行為會開始出現在孩子1-3歲之間。一般而言,小孩隨著年齡成長,對長輩指令的服從性就會逐漸提高;然而,ODD兒童反而隨著年齡增長(通常在3歲之後)逐漸顯示出不聽話或甚至違抗的傾向。ODD患者的行為特徵包括容易出現低自尊、情感易變、挫折忍耐度低、口不擇言與過早使用菸酒或非法藥物等。不論相處的對象是長輩或同儕,ODD患者與他人互動都容易產生衝突,家庭發生親子敵視的情況則相當普遍。若ADHD共病(伴隨)ODD,孩子的症狀會比單獨出現ADHD的症狀嚴重。國內研究則指出高達65%的ADHD兒童伴隨對立違抗性障礙(林亮吟、高淑芬、孟瑛如、楊坤堂,2005)。行為常出現不順從、好爭辯、違抗指示等狀況,且大部分有對立違抗障礙的ADHD 兒童容易發展成為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簡稱CD)。

三、品行疾患( Conduct Disorder 簡稱CD) 

        品行疾患(CD)是一種精神醫學上的症狀,主要特徵在於不斷重複反對他人權力、所有物與社會的預期等。12 歲以後發生最為明顯, 孩子開始顯示攻擊性的行為,如打架、施暴於他人或有野蠻的作風,他們的行為嚴重到可能觸犯法律。其實,品行疾患患者不只針對人,也會對動物作出侵略與攻擊性行為,尤其出現「恃強欺弱」的現象。懲罰或是獎勵等行為矯正方式對品行疾患兒童的效果不佳;相反地,患者的負面行為極可能會因受到懲罰而變本加厲。一般而言,CD患者是所有情感疾患中病症最嚴重的一類病患,他們所呈現的行為徵狀較ODD嚴重。當然,若ADHD共病(伴隨)CD,孩子的症狀童會比單獨出現ADHD的症狀嚴重。

四、動作協調障礙(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ADHD兒童在小時候,有近一半以上有動作協調的問題,包括精細動作差、視動協調差、手腳協調差等動作上的問題。他們雖然動個不停、跑來跑去,但是他們在運動或體育表現上不見得比一般兒童好(宋維村、侯育銘,1996) 。ADHD孩童的動作表現研究中亦可發現與DCD有高比率的共病性(Piek, et al., 1999;Piek & Pitcher, 2001;Piek, et al., 2003),也因為DCD孩童其本身的動作協調性表現會較不佳,因此如果ADHD孩童合併有DCD診斷的話,更容易影響其動作表現。

五。泛自閉症症候群(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最新的診斷標準(DSM-5)已將ADHD與ASD(泛自閉症症候群)視為是可同時並存的診斷。 臨床上只要是被診斷為ASD,就代表他可能涵蓋三種障礙;社會互動、溝通缺陷及反覆、刻板性行為及興趣,尤其是社會互動方面的缺陷,更被認為是ASD的核心障礙(Swinkels, Dietz, Daalen, Kerkhof, Engeland, & Buitelaar, 2006)。不過社會性缺陷並非ASD的專利,還有許多其他的疾患也有社會性缺陷問題,包括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注意力、知動控制與知覺缺陷(deficits in attention, motor control, and perception)、不成熟症狀(dysmaturational syndrome),都在社會性缺陷的連續線上有重疊的現象(Fein, Dixon, Paul,& Levin, 2005; Swinkels et al., 2006)。

六、妥瑞氏症(Tourette Syndrome)

        有5%至20%的ADHD 兒童伴隨有妥瑞氏症,相對而言,妥瑞氏症的人,亦有50%的病會被診斷為ADHD(林亮吟等人,2005)。

七、睡眠障礙(Sleep Disorder)

       ADHD 兒童比一般兒童有較多的睡眠障礙(Huang, Chen, Li, Wu, Chao, & Guilleminault, 2004;Gau, 2006)。根據調查發現,大約有25%至50%的ADHD 兒童有睡眠障礙,而這些睡眠問題可能包括:1.打呼次數明顯較一般兒童多;2.無法停止的夜間撞頭現象;3.以及經常於睡眠中間醒來;4.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5.週期性肢體抽動症;6.夜間尿床;7.延遲性睡眠階段症候群。

        除上述幾種疾病問題外,其它疾病如憂鬱症、焦慮症、雙極性情感性疾患、物質濫用等精神層面的(Gau et al, 2007, 2010)異常表現亦常在不同類型研究中被提及。此外,由於ADHD 兒童衝動與好奇的特質,通常會比一般同年齡的孩子更早接觸物質或非法藥物,容易造成藥物濫用(substance abuse)的問題;當ADHD 兒童的學校與家庭支持和接受度較差、可給予的協助不足導致壓力過大時,容易產生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或憂鬱症(depression);ADHD 兒童從小分心、話多、活動量大、情緒控制不佳和自卑的情形,未來有雙極性情感性疾患(bipolar disorder)的可能性較一般兒童高。另外,有些問題在臨床上雖然未達疾患的程度,但在臨床上卻會成為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例如:網路成癮、學業低成就、人際問題、社會適應問題等(李宏鎰,2010)。

圖:不同時期的ADHD可能產生不同的共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