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負荷量模式

  為了解決注意力屬於早期或晚期選擇的紛爭,Lavie 於1995年提出知覺負荷量模式(Lavie, 2005)。

  Nilli Lavie

 

  在知覺負荷量模式裡,Lavie依然認同注意力有瓶頸機制,不同點在於他主張此限制訊息處理量的瓶頸並非固定不變,而是依據事情本身的困難度決定(註:過濾模式與減弱模式的瓶頸機制固定於訊息處理的早期,記憶選擇模式的瓶頸機制則固定於訊息處理的晚期)。Lavie認為在知覺負荷量較低(亦即從事較簡單的工作)的情形下,人腦擁有較充裕的注意力資源,在這樣的情況下,注意力機制執行選擇時會落在資訊處理過程的後期階段,因此人腦會分析較多外界刺激,所以較容易受到不相干刺激的干擾;此有如大學生正輕鬆的看著漫畫書,則他可能還行有餘力地同時品嘗放入口中零食的美味及分析傳入耳朵的音樂旋律。相反地,在知覺負荷量較高(亦即從事較艱鉅的任務)的情形下,人腦必須將所有的注意力資源用來處理困難的作業,亦即注意力的選擇會出現在較早期之階段,因此沒有多餘的資源來處理不相干的刺激,以避免這些額外的不相干刺激進一步干擾正在進行的困難任務;此有如大一新生剛接觸並埋頭苦讀生澀原文書時,大腦已經沒有能力再去感受口中美食或耳朵所接收到的音樂刺激有多美妙了。Lavie在提出知覺負荷量模式後幾年,他也透過腦部攝影儀器證實大腦也有相對應的現象(當作業難度佔用了大部分的注意力資源時,周圍干擾刺激所引起的大腦活化反應則相對減少)(Rees, Frith, & Lavie, 1997)。此神經生理證據進一步印證了知覺負荷量模式之論點。由於知覺負荷量模式的提出,有效化解過濾模式、減弱模式與記憶選擇模式在早期或晚期選擇之爭議,因此讓注意力機制到底在哪一個時間點執行選擇的議題有了更具彈性的解釋(Lavie, 2000, 2001; Lavie & Cox, 1997; Lavie & Tsal, 1994)。

不同任務有不同腦負荷量需求(引用至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Murphy, G. (2014). Easily Distracted? Take a Load Off. The Boolean, 2014, 110-114. (文獻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