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治療

        已有許多學者提出行為學派的治療方式對ADHD 兒童之行為輔導甚具效用(洪儷瑜,1998;Barkley,2003),施顯烇(1998)指出行為學派的治療目的旨在改變ADHD 兒童的行為模式,消除負面的行為,建立並增進正面的行為,進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正常的生活方式。常見的方式有:
(一)功能性分析
        功能性分析需針對下列項目進行分析:1.刺激:即針對行為發生的前因、問題情境進行分析;2.有機體:即針對個體分析對其有效之誘因及嫌惡刺激、並分析其發展上的特定問題;3.反應:指可觀察的行為及行為產生後的結果;4.後效作用:分析行為後所採用的管理方式是否恰當。藉由以上的分析,可以清晰的觀察到 ADHD 兒童不當行為的發生條件、造成不當行為持續的相關因素,並能針對個體的特性,提供適當的行為策略和後效作用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 )。
(二) 環境控制
        Barkley於1992年提出「顏色標記」(color sign)的設計,讓兒童透過提示可以瞭解環境的要求,然後表現適合的行為。例如:用紅色表示保持安靜需舉手才能發言,綠色表示可以自由說話,黃色需小聲說話,並佈置於教室黑板前明顯的地點,為ADHD 兒童發揮事前提示與引導的功能(洪儷瑜,1998)。教師、家長宜針對 ADHD 兒童的特性及在環境中可能誘發的刺激進行控制,並透過教學刺激強化、工作區面積大小的管控、建立作息規律性等環境控制的作法增加ADHD 兒童的專注度。
(三)後效增強
        對於兒童行為後果管理的策略,因提供的增強物的類別(分為正、負增強) 及給予方式(分為給予、撤銷)之不同,可區分為四類:
1.正增強:好的行為給予增強物,例如:班級中的代幣制。
2.隔離:對於兒童不當的行為表現,以撤銷正增強物的方式來中止,常見的隔離方式是剝奪權力、自由或參與活動的機會。
3.懲罰:對於不當行為表現,給予不喜歡的事物來作為抑止,例如:責罰。
4.負增強:不當行為減少時,將不喜歡的事物去除。例如:被隔離的ADHD兒童改善行為時可以回座。
(四)正向行為逐步養成
        國內學者透過上課及下課情境來觀察ADHD 兒童,結果發現他們仍有著正向社交的能力,但由於一般人容易忽略其正向社交能力而著眼於不適當的行為上,很容易因此減弱ADHD 兒童正向行為。因此建議老師、父母著眼於增強ADHD孩童的正向行為,以減緩其不當行為(林幼青,1995)。與正向行為的建立有關行為治療的方式有:
1.行為塑造策略:強調對於行為的要求、學習目標的規劃、教材難易度的呈現,應該考量兒童現階段的表現程度,然後區分階段性目標,由易而難逐步引導。
2.區別性增強不相容行為策略:選擇一種或一種以上在形態上和過動症狀不同、無法同時存在的行為,特別給予增強。例如:引導快要坐不住的ADHD兒童起身幫忙老師拿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