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性注意力系統模式

  監督性注意力系統模式(Supervisory Attentional System Model,簡稱SAS)是Shallice於1982年所提出的注意力機制,她認為SAS系統在整個資訊處理過程中,扮演最重要的訊息處理機制,負責監督個體例行事務運作之功能。

圖:監督式注意力系統(SAS)的運作模式圖

  

  Shallice將人類處理外界與內在訊息的策略區分成兩種方式(參考圖2-3),第一種方式是在特定時空情境下,人類對例行性事務(每天都必須做的工作,如刷牙、看報等)進行自動化的處理過程(只會自然而然地採用比較方便或比較順手的方式執行此項工作,且因為是每天的例行事務,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會養成一種執行此項工作的特殊習慣或方式,因此不會存在需要特別投入注意力去思考該怎麼做才好的問題),監督性注意力系統模式將此不須額外投入注意力的機制稱之為「競爭程序化」(contention scheduling)。Shallice指出此「競爭程序化」機制的運轉會由最強的知覺觸動者(triggers)啟動。以著名的叫色測驗(Stroop)為例(圖),人類最直接且自動的反應是把代表顏色的字義唸出來,而非說出色字上的顏色,此最直接且自動化的反應就是透過「競爭程序化」的訊息處理機制。

  第二種方式就是透過「監督性注意力系統」(SAS)監控與執行的處理機制,此系統常會在人類處理非例行性事務時,抑或是被命令以特殊方式處理例行事務時啟動;此機制存在的目的是透過由上而下(大腦發出特別的指令執行)的即時修改或抑制等處理,讓人類能獲得更有效率的處理方式或滿足特殊時空環境的需求(van Zomeren & Brouwer, 1987)。例如,上述Stroop測驗若規定受試者必須念出色字上的顏色,而非唸出色字的字義(一般的「競爭程序化」是直接念出色字的字義),此時「監督性注意力系統」就必須抑制「競爭程序化」,以允許受試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色字的顏色上。

   

圖左:念字的顏色(因字義與顏色相配對,因此大腦執行排序競爭,直接念字義即可)

圖右:念字的顏色(因字義與顏色未配對,因此大腦必須執行監督式注意力,無法直接念字義,速度與精確度都會降低)

 

  結合神經生理學的研究結果,Sallice認為大腦的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d gyrus)具有調節SAS的重要功能。後續的相關研究同樣支持SAS的存在,並且認同前扣帶迴具有調整此系統的功能(Loose, Kaufmann, Auer, & Lange, 2003; van Zomeren & Brouwer, 1994),這些相關研究中,van Zomeren與 Brouwer的研究則顯示SAS應具有更高的地位,主張SAS為注意力的主管系統,許多高層次的注意力皆受到SAS的調控,特別是當人類執行注意力的集中與注意力的分配時。

  雖然不同的學者對「監督性注意力系統」的看法未達一致,但實證研究卻一致同意前扣帶迴對SAS的重要性。除了前扣帶迴之外,其它實證研究提及可能會影響SAS運作的腦組織還包括:眼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丘腦、前運動區的島葉(insular-premotor regions)與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a)等(Loose et al., 2003; Nebel et al., 2005; van Zomeren & Brouwer, 1994)。但即使SAS系統的概念尚未完全統整,但不可諱言的,與SAS系統有關的注意力議題(如後面章節會提到的抑制性注意力功能或執行功能等)已形成一股新興的研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