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向網路

  導向網路主要的角色是幫助個體將其注意力轉移到環境中的改變,根據Posner與Petersen(1990)的研究,此網路運作的主要目的是將注意力導向特定的感覺事件(刺激),且特別強調視覺定位的功能。Posner與Petersen(2004)指出個體必須經由脫離(disengage)、移動(movement)與入位(engage)等三種程序才能精確定位目標物(將注意力正確導向目標物)。其中所謂的「脫離」,是指人類要將注意力定位在新目標前,必須先抽離原本注意的事物,Posner等人將此抽離的程序稱之為「脫離」。但是將注意力定位在新目標上,只有抽離原本注意的事物是不夠的,還必須將注意力移至(目光轉移)新目標上,此轉移的程序就被稱為「移動」。最後,當注意力移動至新目標時,還必須對此新目標執行注意的程序,此程序就稱為「入位」。基本上,可以理解「脫離」的概念就不難瞭解為何需有「入位」的程序;也正因為對新目標的入位,下次關注另一個目標時,才會需要有脫離的程序。

  結合實證研究發現,Posner等人主張後頂葉(posterior parietal lobe)、後外側丘腦的外枕核(lateral pulvinar nucleus of the posterior-lateral thalamus)與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等三個腦部組織會影響到此視覺導向機制。此視覺導向機制建構了注意力是如何轉移的假說,即頂葉負責先將已聚焦的注意力脫離(disengage),然後由中腦負責將注意力移動(movement)至目標物上,最後再由丘腦的外枕核將新定位目標物之資料宣讀出來。

圖:導向網路腦部攝影